在新竹清華大學茵茵翠翠的森林裡,有個長方形盒子模樣的大倉庫,從高敞的大門旁往內張望,可以隱隱看見一片陰暗裡放著許多巨大機具,像是柯博文和大黃蜂(變形金剛)蹲坐在深處;昏暗中,兩個大男生手持著一塊塊暗黑物體,站在黃色光源旁,猶如外星人專心煉著火種源。

這個大倉庫是材料系教授葉均蔚的秘密基地,他站在一座高高壯壯的,伸出一條長槌子的金屬巨人(氣動錘鍛機)旁,笑嘻嘻地告訴我,這些器材,本來是台灣退出聯合國時,大家愛國捐獻買的「造飛機」工具。後來,飛機沒造成,「結果,被我們拿來用了 20 多年,」他呵呵笑著,「『高熵合金』,就是在這裡做出來的。」

在製作合金的過程中,添加越多種金屬,所得到的合金就會越脆,這是從煉金術師到現代的材料科學,古今中外的常識,就像是數學中的「1+1=2」一般,被認為是合金的基礎。

儘管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更強韌、耐磨、抗高溫、抗腐蝕的材料,但是,受限「合金」的技術限制,一直難有更大的突破。可是,這個限制卻被一個台灣人打破了,他就是清華大學教授葉均蔚,如今,他被稱為「高熵合金之父」。

葉均蔚創造了「高熵合金」的理論,並率先發表一系列的論文,現在,「高熵理論」是國內外學界與產業界的當紅炸子雞,從日常應用的金屬品,到核電廠、太空零件等,都用「高熵理論」創造了新的材料,可是,這條現在看起來無限寬廣的路,當初,是從與所有人行進的反方向開始走起的,葉均蔚當年以「高熵合金」研究申請國科會的計畫時,有一名審查的學者給的評語是,「違反常識,會成為國際笑話。」

「所有人都叫我不要做了,」他說:「朋友們會含蓄地告訴我,你實驗做得很好——不過,這個方向是不對的。」這個敢與所有人「走反方向」的科學家,外形看起來毫無「瘋狂科學家」的氣味:圓臉、中等身材,襯衫領帶西裝褲,整整齊齊、斯斯文文。走進他的辦公室,才看到科學家的真實內在。「材料」堆得滿坑滿谷,各種金屬製品先占了一角,然後玻璃製品又占了一角,書籍雜誌鋪滿桌面,沒有一絲空隙,連地上也堆了好幾箱「高熵合金」製品。正當我懷疑著他是否能找到自己要用的東西時,葉均蔚從這一片混沌中輕巧地取出一個機械零件,興高彩烈地說,「這是台灣早期做的工具——我去上課時就會隨手拿一個去給學生們看看。

然後,他走近書櫃,伸手從書架上取下一本發黃的小書,封面上有著頭大大的外星人,壓低聲音,嚴肅地對我們說:「我研究新材料,是希望有一天可以做出飛碟來。」他畫了一個飛碟的橫剖面在我的筆記本上:扁扁的帽子型,兩側有凹槽,中間坐著開飛碟的外星人。他一邊畫一邊喃喃地說:「我需要的是能夠耐 1600°C 以上的材料,還有室溫超導體⋯⋯,前面的我已經做出來了,就差室溫超導體了。」

室溫超導體!我一愣!現在的超導體要放在液氮冷卻之下,最高溫是攝氏-70°C,所有科學家都在尋找提高超導體的溫度的方法,室溫超導體是人類的共同夢想啊!

原來,讓科學家轉身走向與群眾不同方向的動力,是他少年的夢!葉均蔚學生時期讀了許多飛碟的資料,「很多飛碟的照片是偽造的,我去思考它的動力和飛行方式後,覺得它應該是這樣的。」他指指自己方才畫出的「飛碟圖」,「非常巧合的是,就在我這樣想的時候,竟然公布了一張兒童拍到的照片,確實是我畫的這個形狀!」從此,「製作飛碟所需的材料」,就成了這個少年心中的秘密夢想了。

資料來源:https://buzzorange.com/2020/02/27/high-entropy-alloys-research-in-taiwan/